北村因位置在清溪川和鍾路上邊而得名"北村",位於景福宮、昌德宮和宗廟之間,因其極佳的地理位置,自古以來是貴族即"兩班"的居住區。到了日本統治時期,依然是權門世家和許多獨立運動家的居住地。20世紀60年代後期70年代前期,因為江南地區的開發,江北地區的人口和學校才大規模遷移至江南。大多數聽到住在北村的人,直覺就是有錢人,像韓劇仁顯皇后的男人裡,男主角金選手就是住在北村。這裡仍保留了許多古色古香的韓屋,是首爾必去的景點之一,但由於小巷眾多,而且許多路段為上坡,因此,最好作足功課或拿張詳細的地圖以免迷路,同時也要儲存良好的體力爬坡。我們大概花了兩個小時走完八景,除了第八景一直鬼打牆找不到外,其他都很順利的完成,八景的詳細位置請參考這篇。安國站2號或3號出口出來後,可以先到旅遊諮詢中心拿很實用的地圖。
前往北村一景的途中,可以先去看看韓劇你為我著迷中男女主角的家,其位於一條隱密的小巷弄中,巷子口有家Mom&Kids服飾店。女主角家是70-5號,男主角家則是圓坡先生舊居。接著回到主幹道上前往北村一景。
北村一景:石牆與昌德宮全景
越過石牆欣賞昌德宮。昌德宮是朝鮮宮闕中王居住時間最長的宮殿,同時於1997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。經過北村文化中心,走上北村路小丘即可看到第一個拍攝標誌。
二景:苑西洞工坊街
沿著昌德宮的石牆走,即可抵達二景。苑西洞小巷裡有宮廷飲食研究院,宮廷飲食研究院是現今傳授朝鮮王朝宮廷飲食的教育機關,也是韓國傳統飲食的代表。服侍過朝鮮王朝最後兩位國王的御膳廚房尚宮韓熙順(1889年~1972年)將手藝傳授給第二代技能保留者黃慧性,延續了古朝鮮的飲食文化,如今在研究院裡傳授予更多學徒。平時不開放參觀,須預約,但我們抵達的這天有舉辦活動,因此可以免費進去參觀。展示會場不大,呈列了許多道不同時期的宮廷菜,同時對於菜色的演變和作法都有很詳細的說明,讓人看了很羨慕每天都能吃到如此豐富菜餚的王。另外,苑西洞裡也住著終身為王室工作的人們。不過這裡的有些房子在整修中,因此景色並不美。
北村三景:嘉會洞11番地一帶
這裡有許多小而美的韓屋和博物館,也有各種體驗韓國傳統文化的工坊,但由於大多都需要錢,因此我們就沒進去參觀。另外,這裡有許多屋子也在整修,大大降低了美觀。
北村四景:嘉會洞31番地丘陵
位於隱密的巷弄內,可以欣賞北村韓屋最密集的地區即嘉會洞31番地一帶櫛比鱗次的屋頂。另外,這裡的圍牆很高,對於身高只有156的我來說,拍照需墊腳並伸長手,有點吃力。
北村五景:嘉會洞小巷路(下)
這裡是北村韓屋保存最多,最密集的地方。是個很好的拍攝地點,因此人潮也較多。往上拍一間間的韓屋,錯落有致很漂亮。另外這裡的photo spot牌子已被挖掉。
北村六景:嘉會洞小巷路(上)
沿著一整排韓屋慢慢的往上走,走到接近巷子盡頭時請回頭看,六景即呈現在眼前。站在這裡居高臨下,可以從韓屋屋瓦之間欣賞到首爾塔和市區的景色,傳統韓屋與現代建築的強烈對比,交織成一幅美麗的風景。同時,這裡的photo spot牌子一樣被挖掉了。
番外篇
在前往七景的途中,可以先繞到另一部韓劇-個人取向的拍攝地。在劇中男女主角是一起住在43號的相婟材裡,不過這間屋子的招牌已從漢字改成韓文了。
北村七景:嘉會洞31番地小巷
跟大受觀光客歡迎的第五景和第六景相比,七景顯得靜謐又樸實。在這裡可以好好欣賞傳統韓屋的美,也可感受漫步在小巷中的優閒氣氛。
北村八景:三清洞的石階路
沿著凹凸不平,越走越小的石階向下走,即是三清洞大街。這些石階雖然看起來沒甚麼特別,但實際上都是利用整塊的岩石一一雕刻而成,形成特殊的石階風景。我們從七景走到八景的途中,錯過了往八景的指標和樓梯,因此當我們到三清洞大街時才發現遺漏八景,在街上找了許久,終於找到八景的位置。所以從七景到八景時,請記得不要走過頭,並注意可能會被車子或東西擋住的小指標。
北村是個很適合拍照和優閒散步的地方,但由於太陽太大,而且時間不充裕,因此我們只有像到此一遊般的拍完八景,許多小巷弄都沒走,韓屋和博物館也都沒進去參觀,有點可惜。若時間足夠的人,可以花一整個上午或下午,好好的遊覽這個美麗的村落。此外,由於這裡大多是民宅,參觀時請記得放低音量,不要干擾到住戶。
最推薦:一景、五景、六景、七景